2025年10月25日上午,蔡翠芳全国老药工传承工作室的青年教师技艺提升活动在蔡翠芳全国老药工传习室顺利开展。本次活动聚焦中药炮制技艺传承与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吸引工作室成员及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参赛学生共20余人参与。活动采用“理论讲解+实践操作+互动体验”模式,围绕产地加工技艺提升与炮制炒黄技艺提升两大核心模块展开,使在场师生沉浸式体验中药技艺的严谨与魅力,为中药炮制传承注入新活力。

一、产地加工技艺提升:从“田间”到“药斗”,解码中药品质密码
活动开始以“产地加工技艺提升”为主题,老药工蔡翠芳教授以北沙参、桔梗、天麻、黄芪、防风、党参六种常用中药为实例,从“生长年限—鲜品与干品对比—产地差异—种植方式—加工工艺”五个维度,系统剖析影响中药品质的关键因素,带领师生从“表”(外观形态)与“里”(内在成分)全方位理解产地加工对中药质量的决定性作用。结合近四十年的实践经验,蔡老师强调产地加工是中药质量控制的“第一道关口”。通过她现场展示多种道地药材样本与加工方法,引导青年人通过“看外观、摸质地、闻气味、尝滋味”四步法实践操作。在山西党参辨识环节,老师们亲身感悟蔡老师总结的山西党参“味甜、质糯、久吃不厌、味香无渣”等特性,“亲身实践后才明白何为真正的优质党参!”参与师生感叹道。

二、炮制炒黄技艺提升:以“火”为媒,精研炒药火候与细节把控
活动第二环节聚焦“炮制炒黄技艺提升”,蔡老师以王不留行、莱菔子、决明子三种典型种子类药材为例,从“火候判断—操作手法—成品质控”全流程进行演示,将“炒黄”这一看似简单的工艺拆解为“科学+经验”的精细操作。“边讲边练”环节中,师生轮流上手实操,蔡老师逐一纠正火候控制、翻动角度等细节问题。“原来炒药不只是‘炒’,更是‘守’与‘控’的结合,每一步都离不开经验积累!”完成王不留行炒制的师生深有感触。
本次活动通过“理论深度解析+实践精准指导”模式,不仅使青年教师系统掌握产地加工与炮制炒黄的核心技艺,更传递了“中药传承需以‘匠心’守‘初心’”的理念。蔡翠芳老师表示:“中药技艺的传承,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希望通过此类活动,让青年教师和学生真正理解‘道地’的价值、‘炮制’的意义,未来将技艺融入教学与实践,让中药国粹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下一步,蔡翠芳老药工传承工作室将持续开展系列技艺提升活动,聚焦中药炮制全流程技艺传承,为培养更多“懂技艺、善传承、有情怀”的中药人才奠定坚实基础。